您现在的位置是:主页 > USB3.2超高速协议规范 >

USB3.2超高速GEN1 8b/10b编码概述

发布时间:2022-12-16 06:19:49所属栏目:USB3.2超高速协议规范 已帮助编辑作者:【USB接口百科】

USB3.2 GEN1的物理层PHY使用的是8b/10b编码。

USB3.2GEN1即USB3.0使用的8b/10b编码是对数据从8位到10的编码扩展。
如对于发送的数据1字节,其各位从低到高记作 ABCDEFGH,这里将其分为2组,低5位一组,高3位一组。
高3位的FGH被编码为fghj,低5位的ABCDE被编码为 abcdei,这样对于任一8位的数据,都将被编码为10位数据。

8b/10编码

USB3.2 GEN1的物理层PHY数据收发的编解码如下图:
USB3.2 GEN1的物理层PHY数据收发的编解码

关于8b/10b编码的规范可参见 ANSI X3.230-1994规范或 ANSI INCITS 230-1994。本站还有一篇相对比较详细的文章:USB3.0硬件编码格式-8B/10B编码 http://www.usbzh.com/article/detail-233.html USB3.2 GEN1 8b/10b编码后的数据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

数据在最后发送和接收时,都是按位进行发送或接收的,所以就涉及数据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。
对于任一8位的数据【LSB】ABCDEFG【MSB】,其编码后为【LSB】abcde ifghj【MSB】,数据按从低到高位的顺序进行发送,即LSB到MSB。
这样在数据接收时,每10位接收一节,这10位都是以a位开头,以i位结束。
数据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

USB3.2超高速GEN1 8b/10b编码规则

串行通行存在着时钟同步问题,故在数据收发前应先进行时序同步。

发送器在进行数据发送前,允许拾取时序差异,然后对数据进行8b/10b的编码,数据发送,直至到空闲态。接收器的初始时序差异指的是接收第一个symbol锁的差异。由于突发错误或Symbol锁的丢失,时序差异可以重新初始化。初始化时序差后,后续的数据传输应都在此时序差序列中。接收差异错误不会直接导致链路重新训练。如果检测到视差错误或8b/10解码错误,物理层应通知链路层。

     以上就是USB接口百科为您提供USB3.2超高速GEN1 8b/10b编码概述的解读,本文章链接: http://www.usb-hub.cn/usb32gf/42238.html 欢迎分享转载,更多婚礼相关资讯请前往USB3.2超高速协议规范